塑化劑事件逐漸平息,衛生署決定展開全國食品工廠普查,全面找出非法食品添加物等「未爆彈」,不讓塑化劑事件重演。衛生署也打算實施食品添加物製造廠登錄作業,任何食品添加物都向衛生單位登錄無誤後,製造廠商才能販售,落實源頭管理。
沒有時間表 隨時可上路
衛生署食品暨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強調,普查行動隨時可展開,直到查遍所有食品工廠,確認所有食品添加物均已完成登錄為止。
初步統計,全國食品工廠約4萬5000家,有工廠登記的才5000多家;其餘近4萬家都是未登記的工廠,對未來的普查將造成一定程度困擾。
更讓康照洲擔心的是,那些隱身在社區巷弄的家庭式工廠家數可能更多。這些家庭代工的食品工廠完全沒有證照,連地方衛生稽查人員也不知確切場址。前年爆發豆干含肉毒桿菌傷人事件,出事的豆干製品就來自這種家庭式食品工廠。
工程浩大 需政院編列人力
康照洲坦承,目前全國約有400名衛生稽查人員,光是每天例行性稽查工作,就巳忙得團團轉,若再加上4萬5000家食品工廠的全面普查及家庭式食品工廠清查,更顯人力不足,亟須行政院編列人力及預算來解決。
建議下游集資設檢驗室
除了推動食品添加物製造廠實施登錄作業,購買食品添加物的中下游廠商,也要負起把關之責,確認購進的食品添加物均符合衛生安全標準,才能使用在食品上面。由國內絕大多數食品工廠的規模都不大,要檢驗每種食品添加物恐有問題,康照洲建議食品工廠不妨集資設立檢驗室,或委託具公信力的大型檢驗室代為檢驗。
康照洲表示,目前食品單方已採查驗登記管理,出問題的機率不大,今後再落實食品添加物的登錄作業,應可降低塑化劑事件重演的機率。
來源: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6421501.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