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漢儀表示,今日起禁止臺灣兩款運動飲品進口。圖片來源:香港大公報 |
人民網5月3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臺灣塑化劑(DEHP)風波越演越烈。香港食物安全中心30日公布首批在市面抽查的臺灣飲品初步化驗結果,其中9款樣本中,兩款運動飲料“動力運動飲料”和“動力運動飲品檸檬口味”的6個樣本證實“有毒”,最高超標17倍,今日起禁止入口;其余21個樣本預料本周內有結果。另外,香港有售的白蘭氏“超能金剛成長鈣片”亦發現含有塑化劑,衛生部門已正式要求進口商回收。
香港食安中心上星期在市面抽驗30個臺灣飲品樣本,當中9個昨日有化驗結果,發現6個含有塑化劑。食物安全專員陳漢儀表示,有問題產品的塑化劑含量為百萬分之11至43,涉及兩款運動飲品“動力運動飲料”和“動力運動飲品檸檬口味”。香港今日中午12時起,禁止從臺灣輸入這兩款飲品。
陳漢儀解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標準,成人每日每公斤體重可容忍的攝取量,上限為0.025毫克,6個樣本超標1倍至17倍。她認為,市民若只是偶爾飲用,毋須過於擔心。另外,3款在臺式飲品店抽取的樣本,包括百香鮮Q、百香綠茶和百香紅茶,化驗合格。其余21個樣本仍等待結果。
目前香港由臺灣進口的896款藥物中,42款有使用臺灣生產的糖漿或調味劑。當中白蘭氏“超能金剛成長鈣片”含有塑化劑,含量為百萬分之40,即每粒約含50微克。香港衛生署助理署長鄺國威表示,經風險評估,根據鈣片標示的服用量,即每日約2至3片,對人體健康有實時風險的機會很低。港府昨日已發信,要求強制回收該產品。其余41種藥品,包括傷風藥水、藥片和膠囊等,有5款所使用的糖漿或調味劑,並非來自生產有問題起雲劑的臺灣昱伸和賓漢公司,當局會進一步抽查化驗。
陳漢儀表示,當局不排除擴大抽查範圍至其它地區生產的食物。現時主力檢測風險最高的臺灣,檢測運動飲品、果汁、茶、果醬、膠囊和粉劑等高危產品;而運動飲品除臺灣品牌外,已加入香港受歡迎品牌。她說,從業界所知,大部分被發現有問題的臺灣食物產品並無在港銷售,因此現時不宜一刀切禁止所有臺灣食品進口。港府繼續與臺灣有關部門聯絡,了解情況。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昨日出席公開場合後表示,食環署已有專責小組跟進臺灣食品,而食安中心與衛生署分別就不同的臺灣產品進行化驗,同時根據臺灣當局公布某些風險較高的類別食品而進行測試;亦有與香港入口商溝通,若其所售產品有問題,會自行停售及落架。他說,現時法例容許政府回收,但現時市場風險不太大,毋須引用相關法例,食安中心會留意情況,決定何時需要引用相關法例。
來源:http://news.hexun.com.tw/2011-05-31/130118915.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