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1日

塑化劑風波:毒性超三聚氰胺20倍 統一飲料含塑化劑

2011年05月31日11:34 來源:中國經營網

臺灣塑化劑風波如滾雪球般愈演愈烈,已釀成一次重大食品安全危機。吃的喝的竟“無所不毒”,民眾聞“塑”色變。近日,臺灣首次發現不良廠商在食品添加物“起雲劑”中,違法添加有毒塑化劑。據臺灣有關部門確認,多家知名運動飲料及果汁、酵素飲品已遭汙染。此次汙染事件規模之大為歷年罕見,在臺灣引起軒然大波。

日本進口香水中檢出塑化劑

據媒體報道,5月30日,國家質檢總局官網公布,查出的109個批次4月份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名單,來自日本的“美伊娜多”重疊香香水檢出了塑化劑,產品現已銷毀,未進入國內市場。

質檢總局這109批次名單裏顯示,一批0.0024噸的重疊香香水中,在江蘇入境口岸被檢出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3-乙基己)酯,由蘇州美伊娜多化妝品有限公司從日本美伊娜多化妝品有限公司進口。

質檢總局表示,這些商品是在入境口岸接受檢驗檢疫時發現的,目前已做退貨、銷毀或改作他用處理,未流入國內市場銷售。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說,檢出的鄰苯二甲酸二酯也是種塑化劑。它與DEHP的分子式一樣,只是乙基的位置不同。加到香水裏可使香水留香時間較長。據其介紹,如使用過量,通過皮膚或呼吸道吸入,不排除可能危害內分泌系統。

據了解,這款日本重疊香香水是50ml裝,售價450元,北京只在長安商場、尚客、時代名門少數商場銷售。昨天,商場專櫃都告知,未收到公司下發的禁售通知。

統一三款飲料含塑化劑

據媒體報道,目前全臺至少有156家業者遭到塑化劑波及,受汙染產品也擴大到近500項;臺灣食品龍頭企業統一集團的三種產品寶健運動飲料、蘆筍汁和7-SELECT低鈉運動飲料也被查出有毒,其中有毒蘆筍汁已銷往大陸。目前,統一旗下的問題蘆筍汁已被查扣近10萬箱,臺灣市場上的統一蘆筍汁也已經全面下架。

臺灣衛生部門昨天表示,含致癌塑化劑DEHP的問題起雲劑的悅氏運動飲料,確認輸往香港、大陸;成偉公司(盛香珍)將問題起雲劑外銷到菲律賓與越南;傳佳公司與雲丞公司的問題果汁則輸往美國;統一企業的有毒蘆筍汁則賣到大陸。馬英九表示,塑化劑事件嚴重影響民眾健康及打擊臺灣形象,“也許我也吃過這產品”,當局有決心要把有疑慮產品全部清查出來下架,請民眾不要過度恐慌。

黑心起雲劑汙染擴及飲品、保健食品,目前全臺至少有156家業者遭到塑化劑波及,受汙染產品也擴大到近500項。

臺灣有關部門29日再公布知名廠商宏星制藥也已“中毒”,封存疑似有問題的產品乳酸菌共404盒。毒風暴也讓食品界龍頭統一公司中箭,賓漢公司將另款塑化劑DINP加入起雲劑,供貨給統一公司、其關系企業統一超商和代工業者,制造寶健運動飲料、蘆筍汁和7-SELECT低鈉運動飲料,3款飲料已被要求下架回收。

康師傅撇清關系

統一公司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在臺灣生產的寶健運動飲料已在臺灣下架,而公司本身未在大陸生產、銷售這款產品。不過,東南沿海一帶“三通”之後,有少部分代理商、小貿易商從臺灣進口“幾十箱”、“幾百箱”的少量這款產品,目前公司正在和代理商聯手對這款產品進行回收,統一公司在大陸的工廠未向涉事的兩家起雲劑生產企業購買起雲劑。

康師傅方面則回應稱,公司各項產品的生產工藝均無添加起雲劑的必要,相關配套廠商也未供應該公司類似原料。
盡管大陸尚未爆出有廠家使用該產品,但隨著臺灣問題產品的出口,該類有毒物質可能會波及到上海和香港等地。從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截至27日下午,市場已經召回6307瓶問題飲料,均為“悅氏運動飲料”。與此同時,國家質檢總局已要求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加強對來自臺灣地區相關添加劑和飲料等產品的檢驗監管,防止問題產品進入大陸。
目前,大陸已有兩家超市下架封存 “悅氏運動飲料”共計5019瓶,其中大潤發超市4819瓶,沃爾瑪超市200瓶。兩家超市均表示下架並已經封存,等待政府通知。相關產品也停止進貨。此外,家樂福方面稱,並沒有被曝光的問題產品銷售,而家樂福所有進口產品均通過海關檢測。麥德龍和蔔蜂蓮花等大賣場也均表示沒有相關產品。

大部分超市都表示未受臺灣毒飲料事件影響。百佳都會店相關店員表示,政府已發通知,嫌疑產品均已下架,貨架上的產品都是安全的。另有一名便利店店員稱,由於頻繁爆出添加劑問題,面包、飲料等品類銷售略有影響。

從衛生部獲悉,塑化劑是一種食品非法添加物,不在食品添加劑的黑名單中,也不在大陸規定的食品添加劑名單,同時也不在食品安全檢測項目範圍內。對於這種尚不在黑名單中的違法添加物,只能出現一個打死一個。

“這次臺灣"塑化劑"風波與大陸"三聚氰胺"事件犯了類似的低級錯誤:將非食用物質添加進入食品。”一家大型飲料生產企業負責技術的高層表示。

一家港資檢測公司人士表示,針對塑化劑DEHP的檢測,之前多針對玩具、食品包裝接觸材料,內地對於食品品類並未列入強制檢測項目,但目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制定的GBT21911已經有相關檢測方法,該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幾天有10多家公司前來公司進行相關的檢測,其中多為臺資生產企業或者臺資原料供應商。

“我們已將代理進口的起雲劑送至上海官方質監部門檢測,檢測報告顯示我們代理的產品並未含有塑化劑。”上海耐確貿易有限公司銷售部一名員工表示,該公司代理從臺灣進口的起雲劑,並積累了不少老客戶。

“塑化劑事件爆發後,對公司在大陸的銷售業務並沒有產生太大影響,但推遲公司供貨時間,正規報關的貨物可能要到下個月。”上述銷售人員表示,“原來很多貨品是通過更省時、省錢的小三通,現在小三通不敢走了,都通過正規報關途徑,這個要耗費的時間更長些。”由於此時正值塑化劑敏感時期,這改變了該公司從臺灣進口貨品到上海的途徑。

臺灣31日終止塑化劑

臺衛生部門宣布5月31日為終止黑心起雲劑行動日,由各地衛生局會同檢調單位,到各大超市、便利店清查問題食品是否已經下架。同時,衛生部門將檢討加強食品添加物的管理,要求業者加強每個環節的品管,確認不含黑心原料。

臺灣“衛生署長”邱文達昨天宣布,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果醬果凍、膠囊狀粉狀等5大類食品,凡含有“衛生署”確認塑化劑汙染起雲劑及其相關產品者,必須立刻下架回收;如使用起雲劑者,必須於5月31日零時前提出安全證明,否則禁售。一旦查獲制造販賣或違法含塑化劑,將依法重罰,且一罪一罰。

為此,上述5大商品業者無不急於提出檢驗證明自清。29日,臺灣各檢驗實驗室送驗件數暴增,單日送驗產品超過千件。

影響到香港、上海市場

在這場塑化劑風暴中,臺灣食品飲料行業受到重創。黑松、臺糖、臺鹽、金車、白蘭氏、盛香珍等知名廠家,陸續發現自家少數產品遭DEHP汙染,已主動通報。向來以高規格食品安全標準自豪的臺灣,卻曝出如此食品醜聞,引發國際關註。

有毒塑化劑汙染,對香港市場造成了影響。繼特區政府呼籲市民暫停飲用3款受汙染飲料後,臺灣一家大型食品生產商26日晚間承認在港銷售的一款兒童鈣片受到汙染,並表示將主動回收。另外,經查實,上海口岸今年3月曾進口一批“悅氏運動飲料”,可能含有被毒性化學物質汙染的“起雲劑”,目前上海工商部門緊急要求零售商下架相關產品,截至27日共封存臺灣“悅氏運動飲料”5019瓶。

對此,26日,臺“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組長蔡淑貞直言,這起事件可能重創臺灣食品形象。另據《聯合晚報》報道,由於問題產品、原料曾經被運往香港、美國、越南、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臺灣“衛生署”自24日起,固定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臺灣食品遭塑化劑汙染事件的最新進度。

到底誰是罪魁禍首?

風波爆發後,臺灣相關部門迅速行動,希望可以將對民眾的危害降到最低。23日,臺“行政院”、“消保會”邀集賣場及經銷商,配合回收可能受汙染的食品。24日,有關單位還公布了相關退貨措施,要求廠商無條件接受退貨,消費者如遇刁難可以申訴。 27日起,要求臺灣1.7萬家超市、便利商店,全面將含有起雲劑的商品下架,3天內提出合格證明,才可以重新上架。

然而,事件的最大受害者還是臺灣民眾。調查顯示,30年來臺灣許多飲料食品中的起雲劑配方裏,都被加了塑化劑,這可能是導致臺灣生育率低、不孕癥增加等的直接原因

有民眾在接受臺灣媒體采訪時說出了自己的恐慌:開始只是不敢喝飲料,可後來發現有毒塑化劑可能在所有食品還有藥品、藥妝產品裏,真不知道下一顆塑化劑地雷會在哪裏爆開。

臺灣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網、業者累積幾十年建立的品牌信任度,為什麽竟然被一個昱伸香料工廠打趴?29日《中國時報》發表社論,給出了一些思考。

社論指出,昱伸以塑化劑替代價格為其5倍的棕櫚油,大量降低成本,低價格因此吸引下遊的大盤、食品業者大量進貨。似昱伸這種沒有道德的業者,當然要嚴辦。可那些知名大品牌,應該有一套嚴謹的流程,采購原材料時難道就只找便宜的供應商?昱伸為什麽可長期供應比同業便宜原料,當中是不是有蹊蹺,這些知名品牌的采購與質量監管人員,從來沒想要去關心了解嗎?塑化劑風暴也許掀開的是食品界共犯結構。

臺灣司法部門負責人表示,賴俊傑可能會面臨30年徒刑。賴俊傑被檢方移送時,曾不以為然地說“其實業界很多都是這麽做的”,這句話被臺灣媒體反復回放,看來,接下來的風暴還遠不止於此。

毒性超三聚氰胺20倍

據臺灣媒體報道,今年4月,有關部門例行抽驗食品時,在一款“凈元益生菌”粉末中發現,裏面含有DEHP,濃度高達600ppm(百萬分之一)。追查發現,DEHP來自昱伸香料公司所供應的起雲劑內。昱伸公司是臺灣最大的起雲劑供貨商,目前涉案的昱伸公司負責人賴俊傑已被收押。

臺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表示,起雲劑原本是合法食品添加劑,常用於運動飲料、果凍等食品飲料以幫助乳化。但DEHP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塑化劑DEHP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吃下肚後不會立刻排出。臺灣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淩永健指出,這應是全球首件DEHP汙染飲料案例,汙染規模為歷年罕見。

由於影響範圍大,臺當局由“衛生署”等組成跨部門應變小組,全力追查汙染食品的來源及流向。隨後,臺灣食品藥品管理機構確認,悅氏等多家知名運動飲料及果汁、酵素飲品已遭汙染。

有毒塑化劑風暴震動全島,且似有滾雪球之勢,不斷延燒。

截至27日,有毒塑化劑風波牽涉到臺灣廠商近200家,使用過遭汙染原料的制造廠商95家,商品多達130種。28日,臺“行政院”官員透露,“衛生署”發現新北市土城區的賓漢香料化學公司,也疑似在起雲劑中摻入與塑化劑同類的可塑劑(DINP),而且影響層面比昱伸更大。

什麽是塑化劑?

塑化劑DEHP是指“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是一種有毒的化工業用塑料軟化劑,屬無色、無味液體,添加後可讓微粒分子更均勻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彈性及柔軟度,常作為沙發、汽車座椅、橡膠管、化妝品及玩具的原料,屬於工業添加劑。

塑化劑,本來應該離人們生活很遠。塑化劑(DEHP)大多用於塑膠材質,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臺灣已將其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不得添加在食品裏。

(編輯:海綿)

來源:http://gongyi.hexun.com.tw/2011-05-31/13011867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