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日

飲料大戰開局不順 塑化劑陰霾未散

2011年07月01日 11:13:08  來源: 大眾網-經濟導報



位于天橋區堤口路的大潤發超市飲料銷售區,一片促銷標簽甚是熱鬧誘人,然而,稀疏的顧客使其顯得頗為“尷尬”

◆導報記者 曹鳳芹 濟南報道

雖然夏季飲料銷售旺季如期而至,但受臺灣塑化劑問題、國家質檢總局新近曝光問題飲料等不利因素影響,經濟導報記者走訪濟南多家大超市及小賣店發現,較之往年,飲料,尤其是瓶裝飲料的銷量均大不如前,夏季飲料大戰開局有些艱難。

消費者存戒心

6月29日,在銀座購物廣場無影山店,導報記者看到,盡管多款飲料已打上降價促銷的標簽,但市民的購買熱情卻不高。前來購物的李女士說:“往年夏天,我都成箱地買飲料儲存在冰箱裏。但塑化劑事件曝光後,我恨不得把以前喝的全吐出來。”

“80後”趙靚站在該超市飲料銷售區前,手拿飲料瓶,對配料表看了又看。“折扣挺誘人,過來看看。”趙靚笑著說,至于買不買,她稱“以後再說,說不定明天又會爆出哪種飲料‘有問題’”。

該超市的銷售人員王俠說,受塑化劑事件的影響,與去年同期相比,瓶裝飲料的銷量明顯下滑。“為刺激銷量,超市不得不加大打折力度或附贈贈品。”

在位于天橋區堤口路的大潤發超市,導報記者看到了同樣的場面。一片促銷標簽甚是熱鬧誘人,然而,稀疏的顧客使其顯得頗為“尷尬”。導報記者在飲料區前觀察了30分鐘,很少有消費者將飲料放入購物筐個別消費者被促銷價吸引,但多數拿起飲料看看又空手離開

植物飲料或受寵

盡管受塑化劑事件影響,夏季飲料大戰開局不利,但是導報記者採訪發現,挾裹著新包裝、新工藝或新概念而來的植物類飲料或可率先打破這一僵局。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飲料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建議》分析認為,未來5年,我國飲料總產量將保持在12%-15%的年均增速發展,茶飲料、植物飲料包括植物蛋白飲料的發展勢頭迅猛,比重將有所提高。聊城好佳一生物乳業有限公司銷售總經理李雷認為,2011年的“飲料大戰”中,代表健康、天然、藥食同源的植物類飲料將會有耀眼表現。

據導報記者了解,因王老吉事件,廣州市質監局2009年出臺的地方技術標準《植物飲料衛生要求》規定,植物飲料不得使用或添加非食品用原料。

李雷表示,由于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需求也逐漸走向多元化,而且與動物蛋白飲料相比,植物蛋白飲料代表著綠色、健康和天然,未來將會受到更多的追捧。

不過,東方艾格飲料分析師陳靜表示,中國飲料業每年都會遇到一些負面事件,但是整個行業這幾年依舊保持20%的增長速度。塑化劑事件等負面新聞對飲料業雖然會產生一定影響,但很有限。“飲料不同于嬰幼兒奶粉,選擇性很多,一個產品出問題,其他產品可以迅速補上。本次質檢風波對娃哈哈的影響也只是短期的。”陳靜預測,今年飲料仍將保持20%的增幅。新聞同期聲

食品擔憂升級 小家電受追捧

導報訊(記者 曹鳳芹)塑化劑事件讓消費者對可能染塑的瓶裝飲料敬而遠之。就在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擔憂再度升級的同時,榨汁機、豆漿機等食品小家電一下成為消費者追捧的產品,在家DIY食品也成為時下流行的生活方式。

“夏季本來就是榨汁機銷售的旺季,但今年的熱銷情況遠超往年。”銀座電器工作 人員王 軍介紹,價格在400-700元的榨汁機銷量最好,購買的顧客年齡主要集中在三四十歲。“我兒子愛喝飲料,可現在的質量太不讓人放心了,前一陣子是‘添加劑’,最近又來了‘塑化劑’,將來還不知道會有啥,幹脆買臺榨汁機自己做果汁。”前來選購榨汁機的邵女士說。不少購買者表示,雖然現在天氣炎熱,但是出于健康考慮,已經明確禁止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喝飲料,而是到超市購買水果,然後在家裏動手自制果汁。

另外,導報記者採訪了解到,不僅僅是榨汁機,酸奶機、面包機、電烤箱,這些廚房小家電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市民青睞。“主要還是因為接連不斷的食品安全問題,才讓市民們開始著手自制食品和飲品。”王軍告訴導報記者。曹鳳芹

來源: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07/01/c_121610595.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