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友信紐約報導
對於許多海外華人來說,「台灣製造」多年來是品質保證;然而,隨著食品飲料和原料含塑化劑情況被揭露後,儘管許多店家噤聲或再三保證,仍難以完全挽回消費者信心,多數冰飲連鎖店業績滑落,原本該是旺季的夏天來臨,不少業者私下表示,對於今夏生意的轉機「已經沒有太大期待」。
攤開台灣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公布的含毒起雲劑產品清單,超過900項的商品遍及飲料、食品和藥品類,當中更不乏多家知名廠商中箭,消費者聞「塑」色變。自1983年引進美國的台灣之光─珍珠奶茶業者,由於原料多從台灣進口,因此這次風暴中也受創最深。
在台灣從事大量外銷的伯思美公司三款濃縮果汁被檢驗出含塑化劑後,位於紐約地區的伯思美美東經銷商當下即緊急通知美東地區400多家的珍奶飲品業者下架含塑商品,至今倉庫內已封存超過1000箱含「塑」產品。
隨著塑化劑風暴開始發酵,許多調味和沖泡式的飲品店受到衝擊,從事件發生到現在,銷售至少已經掉了二成。珍奶連鎖業者私下表示,「消費者不清楚到底哪些產品受到塑化劑污染,唯一的方法就是減少喝飲料的次數或根本不喝,目前看到的影響是整體性的。」
儘管有的店家在門口掛起檢驗報告,或緊急聲明空運新配方,但消費者的信心已經受到動搖。而許多進口台灣食品的超市,也絲毫不敢大意。法拉盛一家華人超市黃經理就表示,賣食品重要的是良心,因此在事件發生後就已立刻將所有可疑的含塑商品下架,任何有疑慮的產品也必須停賣,包括台灣盛香珍公司出產的果凍。
同樣也受到塑化劑污染的眾多加工保健食品,紐約本地藥房多表示,污染清單上的產品在紐約並不具有知名度,目前也未有進口商通知任何含塑藥品需下架。
「台灣塑化劑風暴一日不歇,對消費者購買意願的影響也就不會消失」。許多店家認為,這次事件至少可能讓夏季整體銷售下滑10%至15%;不過,他們也希望歷經此次陣痛後,所有食品製造商都更能「痛定思痛」,好好整頓食品業,這樣對消費者來說才有正面意義。
新聞來源: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台灣製造」金字招牌 「塑」風而去
對於許多海外華人來說,「台灣製造」多年來是品質保證;然而,隨著食品飲料和原料含塑化劑情況被揭露後,儘管許多店家噤聲或再三保證,仍難以完全挽回消費者信心,多數冰飲連鎖店業績滑落,原本該是旺季的夏天來臨,不少業者私下表示,對於今夏生意的轉機「已經沒有太大期待」。
攤開台灣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公布的含毒起雲劑產品清單,超過900項的商品遍及飲料、食品和藥品類,當中更不乏多家知名廠商中箭,消費者聞「塑」色變。自1983年引進美國的台灣之光─珍珠奶茶業者,由於原料多從台灣進口,因此這次風暴中也受創最深。
在台灣從事大量外銷的伯思美公司三款濃縮果汁被檢驗出含塑化劑後,位於紐約地區的伯思美美東經銷商當下即緊急通知美東地區400多家的珍奶飲品業者下架含塑商品,至今倉庫內已封存超過1000箱含「塑」產品。
隨著塑化劑風暴開始發酵,許多調味和沖泡式的飲品店受到衝擊,從事件發生到現在,銷售至少已經掉了二成。珍奶連鎖業者私下表示,「消費者不清楚到底哪些產品受到塑化劑污染,唯一的方法就是減少喝飲料的次數或根本不喝,目前看到的影響是整體性的。」
儘管有的店家在門口掛起檢驗報告,或緊急聲明空運新配方,但消費者的信心已經受到動搖。而許多進口台灣食品的超市,也絲毫不敢大意。法拉盛一家華人超市黃經理就表示,賣食品重要的是良心,因此在事件發生後就已立刻將所有可疑的含塑商品下架,任何有疑慮的產品也必須停賣,包括台灣盛香珍公司出產的果凍。
同樣也受到塑化劑污染的眾多加工保健食品,紐約本地藥房多表示,污染清單上的產品在紐約並不具有知名度,目前也未有進口商通知任何含塑藥品需下架。
「台灣塑化劑風暴一日不歇,對消費者購買意願的影響也就不會消失」。許多店家認為,這次事件至少可能讓夏季整體銷售下滑10%至15%;不過,他們也希望歷經此次陣痛後,所有食品製造商都更能「痛定思痛」,好好整頓食品業,這樣對消費者來說才有正面意義。
新聞來源: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台灣製造」金字招牌 「塑」風而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