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1日

官股公司處理塑毒態度消極 消基會:中華民國企業界之恥

記者江羚瑜/台北報導

塑化劑事件自五月底爆發至今,消費者想求償卻苦無具體損害證明的窘境也浮上檯面,消基會今(2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自6月7日至18日協助消費者求償收件結果,接獲民眾申訴345件,其中以「統一企業」接獲76件居冠、個案最高求償10億元,董事長蘇錦霞呼籲消費者,儘速備妥求償資料提供消基會,促使業者拿出具體的賠償辦法。

消基會認為,政府相關單位應正視各種層面的善後問題,包括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挽救台灣食品業的國際名聲與消費者信心;同時積極對消費者提供可能的求償資源、成立消費者保護基金等,提供一切可能的協助,但令人遺憾的是,官股企業如「台鹽生技有限公司」、「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事發至今沒有任何回應,帶頭做出錯誤示範。

消基會董事唐雲明相當氣憤地指出,連上述3家政府為大股東的業者都無法以身作則,其他民間企業也多數展現漠不關己的消極態度,僅表示「已有成立申訴窗口協助消費者」、「如消費者經雙方擇定的公立醫院證明確實為本公司產品造成健康損害,會與消費者協商賠償方案」、「視個案處理」或「消費者保護基金設立後,公司會積極配合」等毫無誠意的答覆,不禁令人心寒,不禁直呼:「簡直是中華民國企業界之恥!」

唯一一家業者釋出善意的統一企業,針對塑化劑事件提出下列二點聲明:一、同意接受並簽署消基會提案之調解、仲裁聲明書。二、對於消基會提議之消保基金設立,亦同意在法源建置後派員共商基金設立相關事宜。消基會強調,塑化劑事件已重創台灣食品業的國際聲望,企業經營者應不只專注於獲利,更應肩負企業責任,拿出具體誠意解決挽救消費者信心及企業信譽。

消基會提醒業者,商譽的建立並非一朝一夕可成,但企業形象卻可以瞬間被摧毀,宜積極以最大善意,面對並處理本次塑化劑的善後問題;消費者亦應團結一致,收集相關的求償資料,展現消費者的力量。


原文網址: http://www.nownews.com/2011/06/21/91-2721983.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